在金属标牌领域,电铸与冲压、压铸、激光雕刻等技术长期共存。其独特优势使其在细分场景中不可替代。
精度极限的差异
-
冲压:适合简单平面图案,精度±0.1毫米,无法加工深槽或悬空结构。
-
压铸:可制造立体件,但表面粗糙度Ra>1.6μm,需二次抛光。
-
电铸:精度达±0.01毫米,表面粗糙度Ra<0.2μm,可直接复刻镜面或磨砂效果。
成本与批量的权衡
电铸母模制作成本高,但单次电铸可生产数千件标牌,适合中高端定制化需求。例如,智能手表金属装饰环采用电铸工艺,单批次良率达95%以上,而传统CNC加工良率仅70%。
环保性挑战
电铸液含氰化物(如镀金)或强酸(如镀镍),废水处理成本高于激光雕刻等干法工艺。行业正推进无氰电铸液与闭环回收系统的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