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铸标牌的生产工艺是通过电解沉积金属精确复制模具的精密过程,核心在于实现微米级细节复刻和高硬度特性,主要流程如下:
一、母模设计与制作
基材选择:采用不锈钢板或铜板作为母模基材,表面需彻底除油清洁。
图案生成:
光刻法:涂覆光致成像耐电镀感光胶,通过晒版显影形成精密图案(如CD纹、钻石纹)。
CNC雕刻/蚀刻:在铜板上直接雕刻或腐蚀出设计图案。
导电化处理:非金属母模需化学镀镍,确保表面导电性。
(此处展示母模表面处理与图案细节示意图)
二、电铸沉积
模具预处理:
焊接多级模具成一整块,边缘包覆高温胶带防镍层粘连。
酸洗活化:50~60℃活性酸浸泡5分钟去除油污,清水清洗后钝化处理。
电解参数控制:
电铸液:镍或铜溶液(pH值3.5~4.5)。
电压3.8V,温度50~60℃,电流密度影响沉积速率(通常20~28μm/h)。
厚标电铸需4小时,中途翻转模具保证厚度均匀。
mermaid
Copy Code
graph LR
A[电铸槽] --> B[沉积镍层]
B --> C[厚度检测] --达标--> D[出槽清洗]
C --未达标--> B
图:电铸沉积流程需周期性厚度检测(整版四角及中心取样)
环保工艺:采用柠檬酸体系替代氰化物电镀液,降低废水毒性90%。
(此处插入脉冲电源节能技术视频)
三、后处理工序
剥离与清洗:
手工弯折分离金属层与母模,避免暴力剥离导致变形。
电解除油90秒,清水清洗6次去除残留物。
功能性处理:
镀铬:浸泡7秒增强表面硬度(HV780~910)及抗氧化性。
填胶:背面包槽刮涂环氧树脂(AB胶)三次并烘干,提升结构强度。
分切与冲压:
整版标牌裁剪成长条,对准定位孔冲压成单体。
(此处展示镀铬与填胶工艺操作图)
四、质量检测与包装
精度检验:二次元测量仪核对外观尺寸与图纸一致性。
附着力测试:拉力计检测背胶承受强度,确保>客户参数。
防护处理:
无尘布擦拭表面,覆保护膜防刮擦。
纸箱包装防运输损坏。
text
Copy Code
关键工艺优势:
• 复刻精度:可复制0.1~0.3mm微细纹理(如CD纹反射效果):ml-citation{ref="1,9" data="citationList"}
• 耐磨性:镀铬层硬度远超不锈钢(HV180~650):ml-citation{ref="5" data="citationList"}
• 环保性:废金属回收率>98%,脉冲电源节电30%:ml-citation{ref="6" data="citationList"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