镍电镀标牌制造流程分为基材处理、电镀工艺、后处理与质量检测四个阶段。该工艺确保产品具备耐腐蚀、高耐磨与长期稳定性。
1. 基材处理
基材选用厚度0.3-1.2mm的不锈钢或铜合金。预处理流程如下:
脱脂:碱性溶液浸泡,温度60-70℃,时间5-10分钟,去除表面油污。
酸洗:10%盐酸溶液处理30-60秒,清除氧化物。
水洗:三级逆流水洗,电导率≤50μS/cm。
2. 电镀工艺
电镀槽液成分为:
硫酸镍(NiSO₄·6H₂O):250-300g/L
氯化镍(NiCl₂·6H₂O):40-60g/L
硼酸(H₃BO₃):30-40g/L
工艺参数控制:
电流密度:2-5A/dm²
槽液温度:50-55℃
pH值:3.8-4.5
电镀时间:15-30分钟(镀层厚度5-25μm)
3. 后处理
钝化:铬酸盐溶液处理,增强耐腐蚀性。
封闭:有机硅涂层,减少孔隙率。
烘干:80℃热风循环,时间10分钟。
4. 质量检测
厚度测试:X射线荧光仪测量,公差±2μm。
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,胶带剥离无脱落。
盐雾试验:72小时中性盐雾,无基体腐蚀。
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白光干涉仪检测)。
应用案例
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用该工艺后:
标牌户外使用寿命从3年提升至8年。
盐雾测试通过率从85%提高至98%。
以上数据来自2024年工业测试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