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镍电铸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沉积制造金属镍制品的精密工艺,主要用于制作高精度、立体感强的标牌产品。该工艺能完美复制模具的每一个细节,包括极其精细的纹理和复杂的立体造型,广泛应用于汽车Logo、高端音响品牌标志、奢侈品铭牌等领域。
工艺原理
镍电铸基于电化学原理,在含有镍离子的电解液中,将模具作为阴极,镍板作为阳极。接通直流电后,镍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迁移并沉积,形成镍金属层。这一过程能精确复制模具的细微纹理和复杂形状,精度可达纳米级。
工艺流程
模具准备
模具是电铸标牌的核心,通常采用金属、硅胶或特制塑料材质制作。模具表面需经过精细加工,确保能完美呈现设计细节。对于非金属模具,需进行表面导电化处理。
电铸过程
将模具浸入电解液槽中作为阴极,通入直流电。电流密度通常控制在2-10A/dm²,温度维持在50±2℃。电铸过程中需定期测量电流电压,确保参数稳定。电铸时间根据所需厚度调整,一般每3-4小时检测一次厚度。
后处理
电铸完成后,将镍层从模具上分离,进行清洗、干燥和包装。部分产品会进行镀铬处理以增强耐磨性,铬的硬度可达HV780-910。
技术特点
超高精度
能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精度控制,完美复制模具的每一个细节。
复杂形状塑造
可制造带有内部空腔、曲面结构和精细纹理的复杂形状标牌。
卓越性能
镍金属本身具有高强度、高硬度和良好耐腐蚀性,电铸后表面更加光滑致密。
表面处理多样
可在同一表面实现斜纹、横纹、雾面、镜面、立体等多种效果。
应用领域
汽车行业
用于制作车标和尾标,如奔驰、宝马等高端汽车品牌标志。
电子产品
用于制作品牌标志和铭牌,如手机、家电等产品的金属标签。
奢侈品
用于制作铭牌和装饰标牌,如酒盒、茶叶盒包装的高端标识。
最新发展
工艺优化
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提升耐蚀性,采用复合镀层设计扩展应用领域。
环保改进
研发无氰、低毒的电解液配方,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排放。
标准制定
我国已发布《镍和铜电铸工艺规范》国家标准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技术参数
参数类型 典型值 说明
镀层厚度 0.2-3mm 根据产品需求调整
表面粗糙度 Ra≤0.1μm 经机械抛光后
显微硬度 200-300HV 镍磷合金镀层
沉积速度 15-18μm/小时 氨基磺酸镍工艺
结合力 300-400MPa 镀层与基材结合强度
质量控制
厚度检测
电铸过程中定期测量镀层厚度,确保达到设计要求。
外观检查
检查标牌表面是否光滑均匀,无裂纹、气泡等缺陷。
性能测试
包括耐磨测试、耐腐蚀测试、跌落测试等,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要求。
镍电铸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沉积制造金属镍制品的精密工艺,主要用于制作高精度、立体感强的标牌产品。该工艺能完美复制模具的每一个细节,包括极其精细的纹理和复杂的立体造型,广泛应用于汽车Logo、高端音响品牌标志、奢侈品铭牌等领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