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ET标牌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材,厚度范围0.1-1.5mm,密度1.38-1.40g/cm³,熔点250-260℃。生产工艺分为五个步骤:基材选择阶段使用厚度0.1-1.5mm的PET板材,经电晕处理提高表面能;图案制作阶段采用UV平板印刷或丝网印刷工艺,色彩分辨率达600dpi;表面处理阶段可进行覆膜、局部UV或烫金加工;成品阶段进行分切和包装。生产周期为2-5个工作日,成品尺寸公差±0.2mm,最小字符高度0.8mm。
PET标牌质量控制包含四项测试。耐候性测试模拟户外环境紫外线照射1500小时无明显褪色;附着力测试百格法检测,胶带剥离无脱落;耐化学性测试接触酒精、汽油等溶剂无溶解;弯曲测试180度对折无裂纹。这些测试确保产品在各类使用环境中的可靠性。
PET标牌在电子设备领域有三大应用场景。家用电器用于控制面板标识,采用哑光PET表面处理;数码产品用于品牌标识,使用高光PET工艺;工业仪器用于功能标识,进行磨砂处理。其表面可进行丝印、数码印刷或激光雕刻加工,适应不同信息展示需求。
PET标牌的市场定位属于中端标识产品。生产成本包括PET板材采购、印刷费、表面处理三部分,其中印刷工艺占总成本40%-60%。相比PVC标牌,PET标牌初始投资高15%-25%,但环保性能提升30%-50%。典型产品如电器标识单价在5-80元之间,批量生产时通过模切加工可降低材料损耗率至8%以下。
PET标牌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。高透明度特性使透光率达90%以上;耐温性适应-40℃至120℃环境;柔韧性支持曲面粘贴。这些特性使其在电子标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,未来将在智能家居动态标牌、可穿戴设备标识等新兴领域拓展应用。


